跳到主要内容

HTTP请求方法和响应状态码

· 阅读需 2 分钟
季冠臣
后端研发工程师

介绍了九种HTTP请求方法和常见响应码HTTPCode

http1.0定义了三种: GET: 向服务器获取资源,⽐如常⻅的查询请求 POST: 向服务器提交数据而发送的请求 Head: 和get类似,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,用于获取报头

http1.1定义了六种: PUT:⼀般是用于更新请求,比如更新个人信息、商品信息全量更新 PATCH:PUT ⽅法的补充,更新指定资源的部分数据 DELETE:⽤用于删除指定的资源 OPTIONS: 获取服务器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,服务器性能、跨域检查等 CONNECT: 方法的作用就是把服务器作为跳板,让服务器代替用户去访问其它网页,之后把数据原本的返回给用户,网页开发基本不用这个方法,如果是http代理就会使⽤这个,让服务器代理用户去访问其他网页,类似中介 TRACE: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,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

Http常见的响应状态码讲解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时,服务端响应的消息头里面有状态码,表示请求结果的状态 分类 1XX: 收到请求,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,比较少用 2XX: 请求成功,常用的 200 3XX: 重定向,浏览器在拿到服务器返回的这个状态码后会自动跳转到⼀一个新的URL地址,这个地址可以从响应的Location首部中获取; 好处:⽹站改版、域名迁移等,多个域名指向同个主站导流 必须记住: 301:永久性跳转,比如域名过期,换个域名 302:临时性跳转

​ 4XX: 客服端出错,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者无法完成请求 ​ 必须记住: 400: 请求出错,比如语法协议 403: 没权限访问 404: 找不到这个路径对应的接口或者文件 405: 不允许此方法进行提交,Method not allowed,比如接口一定要POS⽅方式,⽽而你是用了GET ​ 5XX: 服务端出错,服务器在处理理请求的过程中发⽣生了错误必须 ​ 记住: 500: 服务器内部报错了,完成不了这次请求 503: 服务器宕机

浏览量:加载中...